8月25至26日,《河北省地方志·质量技术监督志》终审座谈会举行。来自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的专家与质量技术监督志编撰人员就已形成的六编32章110节共计45万余字的终审稿进行了分析和研讨,提出了一系列修改意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普增,省标准化研究院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研究决定,于9月份再提交一次终审稿,主要解决志书照片不多,内容不够充实的问题;另外,志体结构需要调整,各编的篇幅大小尽量统一。内容方面:着重去掉一些主观评价的文字,从客观角度出发,使志书内容更能鲜明地体现自1979至2005年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亮点,用事实说话,展现河北质监系统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出彩的工作业绩。另外,蔡副总纂提出,省志的站位是一个重点,应按照“找准站位,错开角度,各有侧重,有详有略”的十六个字要求进行记述;在概述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大事记入记的大事,不同于市县志,也不同于部门志,应紧紧扣住一个“省”字,即省委、省政府和省级领导重视而直接抓的事项;关于入志人物,要根据省方志办专门发文的统一规定。
会后,编撰人员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和修改意见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探讨。对计量编重新审视,质量编按照专家的要求从宣贯质量振兴纲要,到河北质量兴省名牌兴企战略规划,跳出部门志圈子,找准站位,不越位,不错位。
《河北省地方志·质量技术监督志》即将迎来终审。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各位编修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质监志的终审稿可谓是日新月异,日臻成熟。该志稿集中体现了27年间质监工作的发展变化,从无到有,从有到新,点点滴滴,大事小情,都凝聚着河北质监人的心血和汗水。作为河北省地方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志以它独特的方式,书写了河北质监工作的成长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