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WTO/TBT河北通报咨询中心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我国社会对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护用品需求急增,原有产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口罩、防护服等相关疫情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大量上马。据了解,全国疫情爆发之前注册登记在产口罩生产企业仅539家,而到2020年2月29日,全国已有超过41999家企业经营范围申请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我国防护用品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相关产品产能和产量在一年内放大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也极大带动了河北省疫情防护用品的出口。
据河北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中心提供的原始数据显示在2020年之前,河北省口罩生产企业仅297家、防护服生产企业仅64家、消毒液(经营范围包含消毒液、消毒剂、消杀用品)生产企业仅195家、测温仪(经营范围包含测温仪、电子体温计、测温枪)生产企业仅32家,截至目前河北省口罩生产企业增至1247家、防护服生产企业增至374家、消毒液(经营范围包含消毒液、消毒剂、消杀用品)生产企业增至786家、测温仪(经营范围包含测温仪、电子体温计、测温枪)生产企业增至60家。
随着河北省疫情防护用品产量进一步提升,为了更好的提升产品质量,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入新阶段,未来需采取多种措施来优化防疫用品产业布局,合理调整产能结构,适当开拓和培育增量市场,提高行业整体技术竞争力。为引导省内疫情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内外新冠疫情防控趋势,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WTO/TBT河北通报咨询中心建议省内疫情防护用品生产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以高标准打造河北防疫用品“质量名片”
随着国际市场对防疫用品的需求持续上升,防疫物资质量的国际关注度也在提升。防疫用品事关人的生命安全,事关国家形象和声誉,必须严把质量关。企业借此机会提高技术标准、设备规格,生产高质量的防疫产品。始终把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抓质量同时注重品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以高标准打造河北防疫用品“质量名片”。提升企业形象打造品牌企业,让“河北制造”更具品牌价值。
2.转产扩量向转型提质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在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企业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市场优势,实现提质增效与转型发展。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医疗防护市场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后可能会面临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从供给侧角度,企业在应对国内需求时,可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创新要素来推进国内产品升级、服务升级、模式升级、产业链升级。并针对市场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线,转化过剩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挖掘行业细分市场,明确自身定位,找到立足之地。
3.依托内循环牵引带动外循环发展,打开国际市场
持续关注对不同国家及地区的防护用品准入要求和技术标准的相关变化,按相应标准规范生产出口,并向研发设计端持续发力,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省疫情防护用品企业如何寻求新突破,在应对国际市场需求时,可依托于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供应能力,以国内大市场循环促进国际经济大循环,提升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应对能力。